背城借一的成语典故


背城借一

拼音bèi chéng jiè yī

基本解释背城:背向自己的城堡;借一:凭借最后一战。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。意谓作最后的奋斗。
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二年》:“请收合余烬,背城借一。”


背城借一的典故

春秋时,晋、鲁、卫三国,于晋主将郤克之统率下,将来攻之齐军打败。齐顷公遂遣大臣国佐往晋处求和,克乘机苛求诸多条件,佐严辞以对曰:“晋如欲和谈,齐愿献宝玉与归鲁、卫之地。若以此为挟,吾国唯将‘背城借一’矣。”鲁、卫二国之将孙行父与孙良夫从旁相劝,克终依齐之求而签订和约。 亦作“背城一战”。《明·余邵鱼·东周列国志·第二十回》:“世子华,年少方刚,请‘背城一战’。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背城借一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丝不苟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。”
来去无踪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
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静,为何叩门?”
杜绝言路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年少无知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二卷:“口尚乳臭,谓世人年少无知;三折其肱,谓医士老成谙练。”
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
花言巧语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0卷:“巧言,即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
海底捞月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7卷:“先前的两个轿夫,却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无踪,海中捞月,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。”
室徒四壁 《魏书·阳固传》:“居官清洁,家无余财,终殁之日,室徒四壁,无以供丧,亲故为其棺敛焉。”
女扮男装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6回:“及至此时,才想起他原是女扮男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