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àoyìng

报应


拼音bào yìng
注音ㄅㄠˋ 一ㄥˋ

繁体報應
词性名词


报应

词语解释

报应[ bào yìng ]

⒈  佛:指有施必有报,有感必有应,故现在之所得,无论祸福,皆为报应。

retribution;

⒉  回报。公正的惩罚行为或效果。

一意孤行理所应当引起恼怒的报应。

nemesis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人信奉天人感应之说,把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的变化说成是对人事治乱的反应或预示,称为报应。

《汉书·成帝纪》:“朕亲飭躬,郊祀上帝。皇天报应,神光并见。”
《魏书·世祖纪》:“岂朕精诚有感,何报应之速,云雨震洒,流泽霑渥。”

⒉  指祭祷的灵验。

宋 洪迈 《夷坚丙志·李明微》:“李明微 法师, 福州 人,道戒孤高,为人拜章伏词,报应甚著。”

⒊  佛教语。原谓种善因得善果,种恶因得恶果,后专指种恶因得恶果。

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明帝纪下》:“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。”
宋 苏轼 《袁宏论佛说》:“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,随復受形,生时善恶,皆有报应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随人善恶细微,各彰报应。”
高云览 《小城春秋》第十一章:“‘你也相信报应?’ 剑平 不由得笑了。”
《汉书·淮阳宪王刘钦传》:“今王舅 博(张博 )数遗王书,所言悖逆……而恬有 博 言,多予金钱,与相报应,不忠莫大焉。”

如:你这样专干坏事,难道不怕报应吗!4.往还,交往。

⒋  回报;回音。

宋 司马光 《抚纳西人诏意》:“曏边臣奏陈,云彼君臣失职,及移文詰问,曾无报应。”
宋 文天祥 《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》:“而 宇文丈 坚谓 长沙 去山前迢递,报应不免迟缓,恐误事机。”

国语辞典

报应[ bào yìng ]

⒈  种善因得善果,种恶因得恶果。后专指做坏事的人必定会遭受恶运。

《须赖经》:「一切诸法,报应有二,种善者生善道,种恶者随恶道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一五回》:「你是素日知道我的,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。」

果报

分字解释


※ "报应"的意思解释、报应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我们看到,因果报应思想、封建的忠孝节义、三从四德、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点,熔解在戏曲形象中,耳濡目染地对人们产生影响。

2.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,只有因果报应。

3., 只是在脑海中遵循因果报应的规则生活就能简单而轻松.

4.像你这样伤天害理,最后必定会遭到报应。

5.死小偷,偷东西的时候也不想想自己是在给自己家人造孽,也不想想以后会遭到报应,也不想想别人会诅他祖宗十八代,如果他家祖宗有灵,早从坟墓里跳出来了,几辈子都别想投胎了!

6.我不相信梦是假的,我不相信死无报应!

7.在报应者看来,刑罚目的在于给犯罪人以罪有应得的惩罚,换言之,刑罚的目的是为惩罚而惩罚,相反,预防论则将预防犯罪作为刑罚的唯一目的。

8.所有这些都是废纸一堆,因为已不可能办到,他们虽然以陛下殿下和贤弟相称,但是已经意识到,由于作恶多端,现在正得到报应,已经成为可怜虫。

9.有很多人学佛却还抱怨没有好的报应,你花这些精神去做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利益的,只有学佛不同。学佛法是学空法,一切放下,连放下的观念也放下。大家如果用有所得之心去求无所得之法,那是完全背道而驰了。

10.嗟夫,世事变化,如白云苍狗,不可捉摸,正是天道昭彰,报应不爽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