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uānkuí

端揆


拼音duān kuí
注音ㄉㄨㄢ ㄎㄨㄟˊ

端揆

词语解释

端揆[ duān kuí ]

⒈  指相位。宰相居百官之首,总揽国政,故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相位。宰相居百官之首,总揽国政,故称。

《南史·谢举传》:“虽屡居端揆,未尝肯预时政,保身固宠,不能有所发明。”
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:“玄龄 自以居端揆十五年,女为 韩王 妃,男 遗爱 尚 高阳公主,实显贵之极,频表辞位。”
宋 司马光 《<百官表>总序》:“三公端揆之贵,施於军校;衣紫执象之荣,被於胥史。”
清 钱大昕 《廿二史考异·梁书·沉约传》:“六朝人以僕射为端揆。”

国语辞典

端揆[ duān kuí ]

⒈  宰相。

《南史·卷五七·沈约传》:「初,约久处端揆,有志台司,论者咸谓为宜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端揆"的意思解释、端揆是什么意思由象牙塔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